2022-09-05 01:01:01
“麻烦您帮我看一下,以我目前的资质,能申请多少贷款?”
“我的合作社目前急需一笔50万元的周转资金,最快多久能放款?”
“我准备发展农家乐,目前正在装修阶段,但资金遇到困难了,这种情况能贷款吗?”……
夏日时节的正午时分,艳阳高照。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莫家沟村村级服务中心广场上,来自周边各个村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向西宁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咨询农牧户信用贷款的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此,城中区农业农村局主动对接农担公司和银行,将整村授信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捆绑起来,通过面对面的对接形式,解决村民在种养殖、茶园经济、餐饮等方面遇到的经济困难,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有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后疫情时代下,省会城市近郊的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农家院落经济成了不少市民周末出行的最佳选择。”据城中区农业和乡村振兴局局长陈胤文介绍,帮助老百姓挣钱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面对村民想发展,想干事,却缺资金的实际情况,城中区制定了一个合作框架,农担公司负责“担”,政府负责“推”,银行负责“放”,借银行的手把好政策送到农户家里。
早在前一天,城中区总寨镇上野牛沟村青海旭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占伟就从区上乡村振兴微信群里看到了今天的活动通知,便早早来到现场咨询办理贷款的相关情况。
“农牧业产业发展周期长、风险大,一旦资金短缺,就会造成有市无价,或者被迫卖牛的局面。”汪占伟告诉记者,合作社主要从事肉牛育肥和饲草料种植,目前合作社肉牛存栏220头,年出栏可达500多头,听说有农商行工作人员上门贷款,他也想贷50万元,购置饲料,好让这一批牛能顺利出栏。
从上交材料到放贷需要多久?在城中区水磨村的村委会院子里,村民李松山花了不到15分钟。
“以前总觉得去银行贷款门槛高、抵押多,没想到,现在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还免抵押,只要手续证件齐全,十几分钟12万元已经到账了,我准备用这一笔钱,购置车辆,跑运输。”李松山说。
受疫情影响,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地方银行担当,针对村民们不同的产业需求,推出“信e贷”产品,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免担保、免抵押,属纯信用贷款,一次授信,随借随还的模式为村民民减轻了压力,减少了。
“从去年3月份到目前,农商银行针对西宁市四个主城区农户共放贷3.3亿元,惠及3000户农户,平均每户额度10万元。目前农商行已完成西宁市4个主城区41个村的整村授信,计划年底实现全覆盖。”据西宁市农商银行副行长宋晓亮介绍,只要村民符合相应条件,工作人员可以在现场用手机办理贷款,用时短、放贷快,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办理贷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孙海玲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